返回

穷途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和亲生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赵英想到姑姑要离开自己,心中的难过涌来,持盈正蹲在他身前,赵英便扑上去抱住了她,“我不许姑姑嫁,也不许姑姑走!”

    他平日里虽与持盈亲近,可哪里主动来抱过她,软软小小的身子,无比依恋的贴着她,持盈心中软得一塌糊涂,竟不知如何是好。

    持盈心中其实明白,做母亲不可以溺爱孩子,可她实在没法子,狠不下心来,赵英说什么要什么她一点辙都没有。

    赵誉平日里最不喜欢见赵英像个小姑娘一般的嘤嘤呜呜,持盈想,他一定会出言制止的,于是仰了头求助一般地去看他,却见他也正俯首看着自己。

    他仿佛并未看见儿子,只盯着她,冷冷地低声问,“你就那么想嫁给那王焕?”

    持盈只觉得有些疑惑,不知道他此时怎么会问这个。

    不待她答,赵誉已经开口吩咐身边的内侍,“将皇子送回寝殿去。”

    内侍们上前来牵赵英,“国公爷,跟小的走吧。”

    赵英不乐意,要继续黏着持盈,就听到父亲开口道,“她不是你亲姑姑,本也是没什么干系的人,等她走了之后,过些时日你就不再记得,也不会再难过了。”

    听他这么说,持盈只觉得心口如针刺一般,若不是担心会被送到北朝去,她哪里想嫁什么王焕,她知道赵誉说得没错,孩子这么小,不记事的,等自己出宫去了,没多久他就会把自己忘了。

    她眼睛红了起来,却不敢让赵誉看见,只掐着自己手心,想借疼痛来抵过心里的难受。

    “赵持盈,”他冷冷道,“你既这么想嫁,那朕让你走,只是往后你别想再入宫来,朕也不想再见着你。”

    说完他转身离去,持盈不敢再跟上前,便愣愣地留在原地。

    赵誉让太常寺先拟定公主下降的婚期,将婚期定在了三月之后,没多久,如皇后之前所料,朝上提议与北朝议和的声音越来越多,只是大家都明白太后已决意将寿安长公主下降给王焕,是以提到和亲人选时,都避开了持盈。

    前朝的事,持盈一向是不去探问的,这些消息都是阿棠从别的宫人来听来再说给她听的,她也不知道赵誉对和亲之事究竟是个什么态度。

    大虞朝男女成婚向来要行六礼,公主下降虽不会真的按着纳采、问名等一一来过,可也会保留虚礼,所以现在她与王焕等于是连婚约都不曾有,若赵誉执意让她去和亲,便是太后也不好阻拦。

    自从那日赵英从父亲口中证实了持盈要出嫁的消息,哭过之后心里埋怨持盈,便不肯见她,任持盈怎么哄都哄不好。

    持盈更不好受,赵誉那日的话一直在脑中回旋。

    “等她走了过些时日你就不再记得,也不会再难过了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话,每想起一次就似在心上割伤一刀。

    “早知道,”她低着头苦笑着喃喃道,“还不如当初就一直在九安山上……”。

    阿棠听了心中一骇,急急道,“殿下说什么呢,您出嫁是好事啊,奴婢知道您喜欢国公爷,可日后您会有自己的孩子的。”

    持盈摇了摇头,没有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这世上最难过的失去是曾经拥有,她若一直就在九安山上,只是心里念着那个被抱走的孩子,可偏她进了宫,见了赵英,他对自己也有了依赖,这时再要分离,只觉得更加难以割舍。

    御前的宫人都知道,这几日官家的心情不好,当差的时候都加了十二倍的小心。

    赵誉知道自己状态不对是听到侯在殿外的内侍付安在跟黄平私语,付安压低了声音问黄平,“师傅,最近是怎么了,从前可很少见官家发火呢。”

    从当初做团练使起,赵誉对身边的人就十分宽仁,直到后来登基之后也不曾变过,可这些时日,付安已经见到赵誉发了几次火了。

    黄平回答道,“我哪里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付安于是又问,“官家可是为了有大臣提议让灵毓县主北上和亲的事?”

    灵毓县主是齐安郡主的女儿,也是赵誉的亲侄女,也因这一身份,在赵誉登基后便被封了县主。

    因太后有意让寿安长公主下降于王焕,于是便有朝臣提议,让赵誉将灵毓县主册为公主,就可以以公主之礼嫁到北朝。

    这样的提议当然会让赵誉不喜,可若是为了这个,他直接驳回便是,何须生气。

    黄平一贯善于揣摩赵誉的心思,可这一次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,“兴许是吧。”

    赵誉在里头听着,心中一哂。

    怎么会是因为灵毓……

    是有朝臣如此提议,这些主和的大臣们,对北朝恨不能向祖宗一般小心供奉起来,觉得别的宗室女身份不够尊重,他们想着灵毓是他的亲侄女,在他心中的分量比任何宗室女子都要重,也因为如此,北朝才会明白这份诚意。

    甚至连长姊也以为他会动这个念头,特意带着灵毓入宫来求他。

    灵毓一向受他纵容,娇蛮任性,入殿后叫了声“舅舅”之后就开始哭,哭得他心烦意乱。

和亲生变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